2009年,对于上海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从那年的3月开始,整个申城都欢欣雀跃地投入了迎接世博会的各项工作中。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环境优化配套工程中的一项,東莊海岸俱乐部一期工程在这一年11月正式开工。
東莊海岸俱乐部位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北侧,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本来属于机场撂荒的这块闲置土地,根据市政建设规划,要被建成一个体育休闲绿地,这也正是東莊海岸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
2010年的上海,除了世博会之外,最红的一个名词应该就是“倒黄梅”了。这一年的雨季尤其的长,选在此时开工的東莊海岸,自开工伊始,便一路艰辛。球场的建造,不同于其他建筑工程,需要将高尔夫的运动功能、球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美学充分结合,这使得球场的建造既有土木工程施工,又充满了艺术创造。同时,球场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每个球场都由生机勃勃的草坪、地被和树木等大量植物材料所组成,有自己的生命。当地的土壤、气候、水分、地质、植被、物料资源、人力、物力等因素都会对球场的成功建造有着举足重轻的影响。東莊海岸俱乐部的球场建造公司是已有近二十年球场建造经验的京津海高尔夫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但是,当拥有着全国三十余个球场的建设业绩,一年内27洞球场建造奇迹的京津海面对東莊海岸时,建设者们沉默了……
为了保证球场的建造质量,京津海的建造者多方请教当地的专家,采用强度排水,密封地表和控制径流相结合的方法,工地每天有二十多台排水泵和十几台发电机在不停地排水,完成造型的工程表面马上采取覆盖,地表集中排水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此建造虽慢却可保证造型质量和工程进度。但糟糕的是,要实现球场设计的效果,全场需要500多万的土方,完成的标高需比原地面平均高5.5米,并且如此大量土方的三分之二只能从外部引进。土方的到位,并不能一劳永逸,长期雨水的浸泡使地面基础变软,大型运输车辆根本无法将花钱买来的土运输到位。经过尝试多种方法,包括使用几公分厚的钢板和东北购买大量木杆铺垫防止车辆沉陷,最后唯一可行的只有砖渣铺路,这一铺就是八十多万方砖渣。
作为上海地区极具特色的新建球场,東莊海岸在球场造型方面可谓花尽心思。为了实现球场工程的严谨性和建造的艺术性,球场的很多建造细节需要纯手工来完成。但是“天公”却偏偏不作美,下个不停的暴雨经常让工程不得不一再停工,为了等一个晴天,现场上千名工作人员终日蹲守在工地现场,只要雨一停,40多台挖掘机,30多台推土机,120余辆运输车和8台造型机便齐齐上阵,争分夺秒地进行施工。可是,刚刚完成的造型,很可能又会因为后面的一场大雨而面目全非,仅仅园景场6号发球台百十平方米的土方和造型工作就花掉了3个月的时间,这让一向沉着的外籍造型师都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也忍不住挽起袖子下到工地里,跟工人们一起并肩作战。从2009年11月到2010年10月,球场仅仅完成了9个洞的建造,但就是这9个洞的经历,就足以让每一位参与过東莊海岸建设的工作人员毕生难忘!
历经了2010年的超常雨季后,当所有人以为,风雨之后要见彩虹之时,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了给球场最棒的景观建造,设计师马克·霍林格先生要在浦东机场这块近乎滩涂的地方造出园景效果的园林球场景观,可是偏盐碱的土壤,不良的水质统统都需要改良。東莊海岸的建造者们经过精密的景观设计解析和施工筹划,筛选了五个园林绿化公司同时进场,用两个生长季节完成了接近80%球场景观的建造。可是,我们不能忘记,第一批成活率仅有10%的树木和第一次植入却大面积死亡的草坪。可以说,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是靠東莊海岸建设者们辛苦付出换来的。
2010年10月10日東莊海岸9洞试营业,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但是对于東莊海岸的建造者和投资者而言,却是百感交集的。稀树、狂草、深沙坑、溪流,花香,这些眼睛所触及之境,背后皆是東莊海岸人所付出的汗水和艰辛。《劝世贤文》有云:“纵然身处风雷雨, 坚信朝阳必再遇”,这正是对東莊海岸人执着的信念和坚韧性格最好的写照。
|